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暢通國內大循環,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戰略部署。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聚焦“國際”、緊扣“消費”,在天津政協會議上,市政協委員獻智獻策。
“天津有優質的文化資源,如‘近代中國看天津’‘漕運文化’‘大運河文化’‘小洋樓文化’等等,這些賦予了天津城市獨特的文化魅力與精神氣質,應進一步整合,利用好文化資源,促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市政協委員,天津津云新媒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韓穎新認為,要想打造對接全球消費市場、吸引全球消費者的樞紐和平臺,首先要提升城市國際知名度。
如何提高城市知名度?韓穎新表示,天津具有東西方文化融合基因、現代化工業和科技文化基礎以及現代商貿文化氛圍。名人效應是各地謀求發展的一張名片,天津擁有嚴復、梁啟超、李叔同、曹禺等文化藝術大家的“歷史故事”和“名人故里”,這是最易利用的文化資源,開發利用好這些文化資源,有利于塑造和傳播城市形象,有助于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
除了以文化賦能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市政協委員、武清區政協主席房靖彪還從發揮重點商圈的示范引領效應、加強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建議。他說,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工作,并將武清區佛羅倫薩小鎮商圈作為重要支點,借助天津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強大引力場和武清獨有的區位優勢,小鎮商圈業態不斷豐富,在京津冀區域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可以將佛羅倫薩小鎮商圈打造成天津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示范區,制定專項發展規劃,實施特殊服務工作機制,加大全市市場宣傳力度,政企合力,走出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天津道路’。”
人才成就事業。房靖彪表示,基于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多業態融合發展,在人才招聘過程中,存在供求雙方匹配率低等問題,人員素質不能滿足相關崗位的要求,應盡快加強復合人才培養,提高從業者就業能力和文化素質,開通職業教育端口;搭建校企合作的產學研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商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國際化、潮流化是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核心內涵,幾乎每個國際消費中心都有引領全球時尚的城市內核,天津可以在現有核心商圈基礎上,從核心區向外圈分檔次多層次發展,發揮商圈網絡化、規?;?,以城市內核為圓心輻射周邊區域,力爭成為能夠展現世界時尚發展前沿、帶動周邊區域向國際化靠攏的風向標。”市政協委員、農工黨市委會副主委劉彥慧舉例說,像巴黎有以香榭麗舍大街為核心的時尚商圈,上海有世界級商街南京路和淮海路,北京有融入現代科技的王府井大街,天津也應以城市內核為圓心勾勒輻射全球的時尚潮流。
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怎樣吸引更多的消費群體?“以形式多樣的體驗式場景吸引新興消費群體。”劉彥慧說,國內許多城市將地區特色、民俗文化、游戲動漫等與城市地標、文旅景點等城市空間進行融合,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我市也可以將城市歷史內涵、文化內涵與旅游、消費、學術、交流緊密融合,加強城市消費與數字文化、影視、動漫、智慧旅游等產業融合發展,通過網絡、自媒體等數字傳播手段,增強城市推廣力,以此帶動消費力。
韓穎新也表示,巴黎、紐約等全球消費中心城市,其獨特的文化藝術在滿足國際游客消費需求方面始終發揮著顯著作用,是全球消費者不斷前往這些城市的核心目標之一。借鑒到天津,可以挖掘五大道的文化底蘊,將已拍攝的《五大道》等紀錄片在海外視頻網站上廣泛發布,擴大其海外影響力,形成旅游吸引力。同時在五大道上開設天津特色餐館、建設小洋樓特色民宿、增添天津相聲茶館、創建民國風商業街等,把五大道打造成天津的文化名片、全球性商業地標,吸引國內外游客前來消費,創造更大的消費價值。(本報記者 韓雯 張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