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史鶯)市政協委員、天津科潤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研究所所長張斌在今年市“兩會”期間最關注的,依然是關系民生根本的農業熱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不斷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為我們今后工作指明方向。就拿百姓餐桌上離不開的蔬菜來說,蔬菜生產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種植管理環節多、耗工量大,種植管理全環節人力成本占到總生產成本的60%以上,近年來農業生產面臨從業人員數量減少、農村勞動人口結構老齡化、青年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意愿不高等現狀,導致勞動力短缺、人力成本高,越來越成為困擾蔬菜產業發展的瓶頸。為此我提出開展蔬菜無人農場智慧應用場景建設示范的建議。”
如何打造無人農場?張斌舉例:“可以結合農場的實際場景條件,通過‘農機-農藝-智能’的深度融合,基于5G、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天空地立體化監測傳感網絡、智能作業集群等,針對蔬菜實際種植應用場景進行科學組配和集成應用,開展蔬菜生產耕整地、起壟、移栽、植保、水肥、采收、運輸全程無人化作業技術生產性應用,打造蔬菜無人化作業生產樣板,提升蔬菜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率。還可以對蔬菜生產過程設施、裝備、機械等進行遠程控制或智能機器人自主決策、自主作業,完成全天候、全過程、全空間的無人化生產作業模式,實現一定程度的機器換人。”他表示,通過蔬菜無人農場建設,形成可復制和推廣的技術產品和應用模式,成為觀摩學習和實訓基地,引領天津乃至全國蔬菜生產轉型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