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資質門檻 促進民企發展
王良紅
在政府采購定向支持方面,民營中小企業的進入還存在資質門檻過高等問題,建議:
1.削弱壁壘,進一步降低政采門檻。民企受規模限制,在資質條件上一般有所欠缺,因此無法很快進入政采市場。建議在符合政策的原則下,降低政采資質要求,允許更多的民企依托自身技術和產品優勢進入政采市場,幫助他們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2.主動作為,提高各類資質或許可的審批效率。一些資質辦理流程還不夠暢通,甚至一些環節存在矛盾關系。例如,企業申請保密資質,要求必須參與過2項涉密項目,而參與涉密項目又要求必須具備保密資質,類似情況使企業陷入一種死循環。建議相關部門認可民營保密項目的分包合同為業績,能夠給予辦理。降低重點行業資質要求。以電子與智能化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為例,單項合同額、凈資產、專業職稱人數、已經承擔過的項目數等要求比較高,建議相關部門能否爭取將該資質申辦標準適當降低,允許更多民營中小企業參與進來。
3.公開透明,幫助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我市通過資金補助、無擔保信貸等多種形式,為高技術民企提供政策優惠。但是,享受優惠政策找誰辦、怎么辦的問題還在困擾著企業。許多企業只能拿出資金,請專業中介機構協助辦理,導致企業最終享受的優惠大打折扣。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將優惠申辦流程具體化、透明化、公開化,實現企業自助化辦理。
4.加大力度將技術資源導入我市重點發展產業和重大建設項目。在重點領域和項目上進一步向民企傾斜。出臺可操作性的政策,鼓勵民企以購買、租賃等形式更新生產裝備。對我市“一招鮮”企業進行梳理備案,選好做精做細的苗子。對具備技術或產品優勢的企業給予金融、用地等直接支持。適當降低校企合作的門檻條件,引導高技術民營中小企業與我市高校、科研院所等資源深度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