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我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也將“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作為全力打造科技創新高地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市出臺政策措施,安排了大量的財政資金,大力度激勵企業創新,科技型企業的整體創新能力有了長足進步。以科技領軍企業為代表的科技型企業,逐漸成長為我市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科技力量。
一、現有創新激勵政策存在的問題
在國家戰略需求和我市產業發展需要的指引下,在“放管服”和“一制三化”的推動下,現有企業創新激勵政策制定更加瞄準需求,宣傳解讀更加貼近企業,申請更加便利化數字化。政策能夠較好地傳遞到企業,并對企業技術創新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但現有政策大多以企業生命周期、企業成長性為基礎,缺少基于支持對象產業屬性、技術領域等的精準分類措施,對我市重點產業鏈建設的支撐作用不夠;與先進地區相比,我市相關政策整體支持力度偏小,補助資金到位周期偏長,激勵作用體現得不夠充分。
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作用的建議
?。ㄒ唬╅_展企業創新調查,建立“科技企業創新指數”
開展全市科技企業創新情況調查,摸清底數。以調查數據為基礎,結合市科技局科技量化積分、高新區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等工作,建立“科技企業創新指數”,形成常態化機制,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加強企業研發能力監測和統計分析,拓展該指數應用場景,推出“科技企業畫像”等服務,為精準支持企業創新提供靶點。
?。ǘ┌串a業領域精準支持企業技術創新
進一步細化現有政策措施,對企業進行針對性歸類,按照產業屬性、技術領域、行業特點等精準支持。例如,對于生物醫藥企業,可對企業獲得的新藥證書、創新型醫療器械批件等給予補貼;處于中等規模和成長階段的制造業企業,成本較高,已享受不到小微企業優惠政策,但又還未達到大型企業的資本和資源儲備水平,可針對性出臺政策,彌補政策盲點。
?。ㄈ┮劳鞋F有政策拓展支持深度
用好現有企業創新激勵政策的工作基礎,拓展支持深度。依托企業研發投入后補助政策,鼓勵金融機構為連續多年研發費用持續增長的企業提供信用貸款。制定專項政策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增強研發能力,加快培養一批研發能力強、技術水平高、科技人才密集、能夠形成核心技術產品等“四科”特征明顯的科技型中小企業。
?。ㄋ模┘訌娬少弻萍夹椭行∑髽I的扶持
建議在政府采購領域,按比例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真正敞開大門,勇于嘗試新產品、新服務,幫助企業分擔研發風險,降低市場培育成本。對于經采購試用發現的優質創新產品,加強主動宣傳推介,為其創造市場空間,拓展應用場景。鼓勵由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型企業與小微企業組成聯合體共同承接采購項目。鼓勵金融機構為獲得政府采購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政府采購合同融資。
?。ㄎ澹┌l揮服務團“催化劑”作用
組建由科技主管部門、企業家、技術專家、金融機構等共同組成的服務團,定期走進科技園區、孵化器等企業聚集區,征集科技企業的技術需求、合作需求,講透各類企業創新激勵政策;定期走進高校和科研院所,宣傳成果轉化、技術轉移、創新創業等政策,發布征集到的科技企業需求,讓高校教師、科研人員更加深入地了解企業需求,推進產學研用有效對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