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華
一、天津種業發展現狀
國際種業市場化起步早,已構建成熟的商業化育種體系,支撐國際種業公司持續穩定創新。我國種業企業的商業化育種體系建設、技術積累及市場體量與外國種業企業還存在巨大差距。
2020年以來,我國政府為種業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機遇,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凸顯,新技術的迭代更新為種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全球基因編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為種業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蔬菜種業是我市農業優勢產業。我市蔬菜商業化育種體系建設具有較好基礎,天津黃瓜、菜花、大白菜、甜瓜等作物產業優勢明顯。天津德瑞特公司在商業化育種體系建設和產業規模方面位居全國蔬菜種業前列。德瑞特公司自2003年以來按照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育繁推一體化的建設思路,構建了我國第一家蔬菜種業企業獨立自主的商業化育種體系。公司研發目標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建立了流程化、規?;挠N模式,構建了功能齊全的育種創新平臺和覆蓋全國蔬菜主產區的品種測試和推廣網絡,建立了高水平的科研創新團隊,推動德瑞特公司成為當前我國最大的蔬菜種業企業。
二、商業化育種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1. 種業企業營商環境有待優化。行業“多、小、散、亂”整體情況未能得到有效改善,行業集中度較低,無序競爭激烈,企業創新成本高;目前我國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和市場監管力度不夠, 套牌、侵權成本低,企業維權成本高。
2. 商業化育種基礎薄弱,體系建設較為滯后。中國種業市場化僅僅20年,企業自建創新體系蓄力時間短,商業化育種基礎薄弱,國內擁有研發創新能力的種子企業僅占總數的1.5%左右。薄弱的基礎及有限的投入無法支撐高水準的商業化育種體系建設,科研設施配備、人才隊伍建設、信息化建設等目前較國際種業企業發展全面滯后。
3. 缺乏對商業化育種企業的專項支持政策。相對高校、科研院所等國家與地方科研單位,種業企業在政策爭取方面先天劣勢明顯,基礎性應用型商業化育種投入大、周期長、回報慢、風險高。政府對種業龍頭企業支持強化程度不夠,缺乏樣板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
三、做優做強我市種業企業的建議
1. 支持種業企業升級,完善商業化育種體系。我市種業市場化時間短,企業體量小,綜合競爭力不強,抗風險能力弱,需要在創新平臺建設、新技術研發應用等方面向龍頭企業傾斜,支持其升級完善商業化育種體系,建設國內一流、世界領先的種業創新平臺。
2. 以龍頭企業為主體建設育種創新體系,確立我市在蔬菜種業創新領域領先優勢。種業創新研發平臺與創新項目向優勢作物領域傾斜,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織實施種質創新評價和育種關鍵技術攻關;支持企業建設高水平研發中心,完善分子育種基礎條件,鼓勵企業強化品種原始創新,加速培育突破性品種,推動企業做大做強。
3. 加大種業知識產權保護,保護企業創新積極性。我國蔬菜種業領域侵權仿冒層出不窮,嚴重影響了育種企業的創新積極性。建議相關部門加大市場監管和對假冒侵權事件處理力度,切實保護育種企業創新成果,推動企業加大種業創新投入積極性。
發言人:馬德華 隆平高科總裁,德瑞特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課題組成員:馬德華、陳秀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