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原 李寧馨 通訊員 韓潮
為“營商環境建設”建言,聚焦“物業管理規范化”獻策,圍繞“養老服務”“商圈建設”協商議政……開局之年,六屆天津市武清區政協把協商民主貫穿政協履職全過程,為建設京津明珠、幸福武清貢獻力量。
區政協關注武清營商環境建設,以“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武清經濟發展”為題,召開專題協商議政性常委會會議,主席會議成員帶領部分常委、委員及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全區“一區五園”進行針對性調研,走訪企業100余家,形成10篇常委發言;35項意見建議報送區委、區政府,得到主要領導批示肯定,區委督查室進行專項督辦,23個區直部門、園區對意見建議進行分解落實,并向政協常委會通報落實情況。
同時,武清區政協主席會議成員領銜市政協重點調研課題,帶領界別委員和相關職能部門組成調研組,堅持問題導向,圍繞鄉村振興、養老事業發展、民主監督工作深入開展詳細調查研究,“接地氣”開展座談走訪、細心摸清情況,形成專題調研報告6篇,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了參考。
立足新一屆委員特點,組織開展政協委員大調研活動是六屆天津市武清區政協履職的一大亮點。委員們立足自身崗位調研協商,形成調研成果,經常委會會議審議評選出優秀調研報告70篇,成果匯編得到相關部門肯定,有效提升了政協調研工作的貢獻度和影響力。
“不調研不建言”,武清區政協積極搭建協商平臺,鼓勵委員發揮優勢建良言,通過提案、社情民意以及大會發言、專題議政會等方式,聚焦“高質量落實‘雙減’政策、全力推進教育教學減負提質”等群眾關注的焦點、難點、痛點問題,深入開展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視察監督和民主監督活動,將協商貫穿于調研、考察、監督等日常工作中,有效調動了界別委員活動的積極性。
“一年來,我們增加經常性協商頻次,開展各類協商活動22次,形成協商成果38份,協商民主的獨特優勢得到生動彰顯,有效助推了全區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武清區政協主席房靖彪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