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原 李寧馨
推行安寧療護(臨終關懷),是醫學人道主義的具體體現。近日,在天津市政協十五屆一次會議上,致公黨天津市委會提出對策建議。
致公黨天津市委會調研認為,為進一步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增加安寧療護服務供給,適應老年人多樣化、差異化的安寧療護服務需求,推進安寧療護試點工作,制定“條例”“服務規范”等是促進安寧療護服務事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針對存在問題,致公黨天津市委會提出,要增加安寧療護機構和床位。要根據醫療機構的功能和定位,推動相應醫療衛生機構開設安寧療護病房或床位,按照患者“充分知情、自愿選擇”的原則,開展安寧療護服務。對于目前已經開展安寧療護的醫療機構,鼓勵其整體轉型為安寧療護中心,并支持社會資本以新建或改擴建形式開辦安寧療護中心。
“安寧療護中心要加強機構管理、質量管理、感染防控與安全管理及人員培訓,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加強對轄區內安寧療護中心的監督管理,切實保障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在調研組看來,要鼓勵和支持養老機構設立安寧療護病房或床位,建立完善安寧療護多學科服務模式,為疾病終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癥狀控制、舒適照護等服務,對患者及家屬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
“部門協同,規范服務至關重要。”致公黨天津市委會提出,要規范安寧療護服務,按照國家衛健委《安寧療護實踐指南(試行)》規范安寧療護服務操作規程,明確工作人員崗位職責,落實各項安全管理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保障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建議盡快研究制定《安寧療護服務規范》,建立安寧療護服務制度體系,完善安寧療護服務模式,提高老年人和疾病終末期患者生命質量。加強部門協同支持,對接醫保局等相關部門,將符合條件的安寧療護中心納入醫?;蜷L期護理保險,明確納入醫?;蜷L期護理保險報銷的收治對象范圍。
致公黨天津市委會同時建議,要明確地方標準,積極開展社區和居家安寧療護服務——探索建立機構、社區和居家安寧療護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形成暢通合理的轉診制度,如制定安寧療護進入和用藥指南;營利性醫療機構可以自行確定安寧療護服務內容和收費標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提供的安寧療護服務,屬于治療、護理、檢查檢驗等醫療服務的,按現有項目收費;屬于關懷慰藉、生活照料等非醫療服務的,不作為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管理,收費標準由醫療機構自主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