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原 魏天權
“推進先進制造業集群化發展既是區域產業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推進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發展的戰略需求,對調整、優化制造業布局、提升區域產業環境和競爭力具有積極促進作用。”天津市政協十五屆一次會議上,民盟天津市委會提出,要扎實推進先進制造業集群化發展,全力打造全市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當前,天津基本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和機械裝備制造、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4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多個集群入選國家級產業集群試點示范,但與發達國家及國內制造業發展較快的區域與城市相比,天津市先進制造業集群規模有待壯大,持續創新能力和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產業內、產業間的協作程度不高,現代服務業發展不充分,金融信息服務、科技服務、人力資源管理與培訓等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融合發展不充分,缺乏高效的集群合作機構。
民盟天津市委會建議,構建以智能科技產業為引領的“1+3+4”產業體系,推動以裝備制造、汽車、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產業為代表的優勢產業升級改造,組建先進制造業集群聯盟,探索新形勢下先進制造業集群治理新模式,以全市4個先進制造業和12條重點產業鏈為集群,促進機構、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和金融機構加強交流合作。
民盟天津市委會提出,要推進先進制造業產業鏈集群化、網絡化發展,推動5G、工業互聯網、智能感知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5G+工業互聯網”,構建工業互聯網創新生態,并以龍頭骨干企業為載體,健全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研發創新的體制機制、完善集群網絡化協作創新機制。
“加強先進制造業集群內外協同革新可以助力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發展。”民盟天津市委會認為,要探索建立跨行政區劃先進制造業集群的聯合培養機制,以京津冀地區發展均較好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產業為重點,不斷擴大產業集群虛擬地理空間布局,構建完整產業鏈,聯合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加強協同治理,加強內外合作,形成政府層面溝通、集群內核心企業各層級間協調管理、集群與外界創新資源交流與合作,以及集群在相關行業監督激勵的格局,助力區域科技創新中心高質量發展。
|